【亮点论文】周仕元博士在过氧化氢的光合成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发布时间:2025-11-20浏览次数:11

共轭多孔聚合物材料,包括共轭有机聚合物(COPs)和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等,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度共轭的多孔骨架结构以及结构多样性可调等特点,在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2O2)领域发展迅速。然而,目前仍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氧气吸附能力不足、质子供应有限以及能量路径较弱等。对此,顾培洋教授团队的周仕元博士,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材料设计策略,相关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Adv. Funct.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具体内容如下:

1 氯甲基功能化CMPs的反应机理、结构设计和合成路线示意图

1)针对氧气吸附能力不足的问题,在CMPs材料中通过后修饰反应引入吸电子基团是解决此问题的好方法(图1)。在之前的工作中引入磺酸基和季铵盐(Adv. Funct. Mater.2025, 35, 2415244)的基础上,我们首次将氯甲基引入CMPs中用于高效生产H2O2。在聚合物催化剂的制备中,氯甲基修饰的聚合物常用作傅-克烷基化等交联反应的中间体,因其疏水性而未在光催化产H2O2领域引起重视。经典的Blanc氯甲基化反应常用聚甲醛和盐酸为氯甲基化试剂,磷酸或冰醋酸等为缩合剂。基于此,我们在材料设计中以三苯胺为反应位点,以氰根为酸化位点,通过一步氯甲基化反应,同时引入氯甲基和羧基,分别用于增强氧气吸附和改善亲水性。经氯甲基修饰的CMPs在纯水和空气中的产H2O2速率达到5.0 mmol g-1 h-1,在氧气氛围中的性能仅增长1.8%,证明其氧气吸附能力之强。而在苯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性能更是达到了38.0 mmol g-1 h-1,超过大多数目前已报到的催化剂。该工作以Chloromethylation modified pyranonitrile-based conjugated microporous polymers for selective one-step two-electron O2 reduction to H2O2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2025, 64, e202508436

2 以螺二芴为构筑单元合成COPs的优点及路线示意图

2)针对质子供应有限的问题,我们在之前的工作中(Chem, Sci.2025, 16, 8577-8587)提出“质子海绵”的概念,直接给氧还原反应(ORR)供质子,来解决“质子悖论”问题。但该策略并未有效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和提高电荷传输能力。为此,我们提出直接提高水氧化反应(WOR)性能的策略,以螺二芴分子为构筑单元合成COPs催化剂(图2)。螺二芴具有正交的空间构型,是高效的空穴传输材料,基于其的COPs具有诸多优点,例如WOR性能大幅度提高以产生更多质子,满足ORR较快的动力学需求;加速空穴消耗,抑制载流子复合;独特的正交电荷传输通道更是加速了电荷的传输。因此,这类COPs催化剂在纯水和空气中的产H2O2速率达到9.29 mmol g-1 h-1,在氮气氛围中也能达到3.28 mmol g-1 h-1。该工作以Orthogonal Configurative Spirobifluorene-Based Conjugated Organic Polymers for Enhanced Water Oxidation Reaction to Boost H2O2 Photosynthesis为题,发表在材料学领域顶级期刊Adv. Funct. Mater.2025, e18050

3 耦合电荷和能量双路径的优点以及以螺二芴为构筑单元制备COPs的合成路线示意图

3)针对能量路径较弱的问题,我们探索了将传统的电荷路径与能量路径耦合的策略。能量路径是指以单线态氧(1O2)为关键中间体生产H2O21O2主要由三线态氧(3O2)产生,此过程涉及从三重激发态(T1)回到基态(S0)的能量转移。目前大多数催化剂的T1寿命较短,难以稳定存在,这是能量路径研究较少的主要原因。为此,我们继续以螺二芴为结构单元,通过交联剂的微环境调控制备一系列COPs催化剂,提高其电荷和能量双路径的性能(图3)。其优点包括:在电荷路径,降低了激子结合能,提高电荷分离效率,通过正交通道增强电荷传输;在能量路径,降低了从单重激发态(S1)到T1的能垒,加速系间窜跃,延长T1寿命,从而提高生产1O2的效率。优化后的COPs催化剂在在纯水和空气中的产H2O2速率达到7.21 mmol g-1 h-1,太阳能-化学能转化效率更是高达1.88%。该类催化剂在三相漂浮体系、太阳光照实验、连续流实验和灭菌实验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性能。该工作以Achieve a simultaneous charge- and energy-involved dual-channel mechanism in spirobifluorene-based conjugated organic polymers for enhanced H2O2 photosynthesis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J. Am. Chem. Soc.2025, DOI: 10.1021/jacs.5c16544.

此外,周仕元博士2025年在该领域还发表了Chem, Sci.2025, 16, 8577-8587Chem. Eng. J., 2025, 523, 168661Chem. Commun. 2025, 61, 11854-11857等论文。

这些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青年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自然科学基金、常州市科技局青年博士项目、高端化学品先进制造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项目的资助。感谢顾培洋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张其春教授的指导与帮助,感谢王丹凤博士在理论计算方面的支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