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 为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搭建大、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桥梁,11月21日,我院志愿者团队走进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为四年级同学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化学进课堂”实验课。实验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学生规范使用实验器材,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鼓励大家认真观察、积极提问。孩子们全神贯注于每一个实验现象,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并主动举手分享自己的发现,现场氛围既热烈又井然有序。当看到滴入酚酞的碱液由红变无色,当看着pH试纸在不同溶液中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变化,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化学的奇妙,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此次志愿活动不仅让小学生在实践中走近化学、爱上科学,也让我院志愿者在沟通与协作中提升了综合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2025-11-24
  •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11月20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国仕、学院辅导员赵彩霞、童欣怡、孙炳和30名学生代表赴奇华顿香精香料(常州)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常州奇华顿相关负责人参与了交流会。交流会上公司总经理通过视频介绍了公司的成长轨迹、历史发展、规模现状,产品类型和人才需求,在现场一一答复了同学们的疑问,回顾了近年来和石油化工学院的交流合作,并对我院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在厂区负责人的带领下,我院一行前往罐装区、仓储区、生产车间、质检研究中心参观和交流。参观期间,各车间负责人带领大家深入生产一线,讲解香精香料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工艺和仓储技术,同学们有序排队行进,遵守公司相关规定,并积极提问交流,让大家沉浸式体验现代化工的智能化建设和安全性保障。参观结束后,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部门的详细信息和功能布局,并提供了工程部、持续改进等部门的近10个实习岗位,在现场进行了实习生招聘面试环节,我院学生们踊跃参与面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赵彩霞就毕业生的整体情况及2026年春招事宜与企业一起进行了探讨。此次访企拓
    2025-11-21
  • 为深化教学质量,畅通反馈渠道,我院于近日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期中师生座谈会。校级教学督导黎珊及各教研室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应用化学专业负责人吴大同主持。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就课程设置、实验安排、学习方法及未来职业发展等议题,与在场专业教师进行了深入且坦诚的交流。教师们耐心听取了同学们的困惑与建议,并给予了详尽解答与专业指导。本次座谈会不仅及时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更进一步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与理解,为应用化学专业后续教学工作的优化与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11-21
  • 为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科技如何重塑应急救援体系、守护生命安全,11月18日晚,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能化233班许伟晨在W1205教室开展了“青年讲师团”系列讲座的第三讲——“贵州洪灾,见证科技力量”。讲座指出,由无人机、生命探测仪和大数据组成的“科技三剑客”,在贵州洪灾救援中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数据驱动”的范式革新。许伟晨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专业知识与解决国家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正是“硬核本领”与“家国情怀”最生动的体现。
    2025-11-19
  • 青春筑梦暖校园,化学实验启童心——我院顺利开展小学化学科普实验活动 2025-11-24
    为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搭建大、小学生之间的互动桥梁,11月21日,我院志愿者团队走进常州大学附属小学,为四年级同学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化学进课堂”实验课。实验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指导学生规范使用实验器材,强调安全注意事项,鼓励大家认真观察、积极提问。孩子们全神贯注于每一个实验现象,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并主动举手分享自己的发现,现场氛围既热烈又井然有序。当看到滴入酚酞的碱液由红变无色,当看着pH试纸在不同溶液中呈现出彩虹般的色彩变化,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了化学的奇妙,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与科学思维。此次志愿活动不仅让小学生在实践中走近化学、爱上科学,也让我院志愿者在沟通与协作中提升了综合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 我院赴奇华顿香精香料(常州)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 2025-11-2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11月20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国仕、学院辅导员赵彩霞、童欣怡、孙炳和30名学生代表赴奇华顿香精香料(常州)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常州奇华顿相关负责人参与了交流会。交流会上公司总经理通过视频介绍了公司的成长轨迹、历史发展、规模现状,产品类型和人才需求,在现场一一答复了同学们的疑问,回顾了近年来和石油化工学院的交流合作,并对我院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在厂区负责人的带领下,我院一行前往罐装区、仓储区、生产车间、质检研究中心参观和交流。参观期间,各车间负责人带领大家深入生产一线,讲解香精香料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工艺和仓储技术,同学们有序排队行进,遵守公司相关规定,并积极提问交流,让大家沉浸式体验现代化工的智能化建设和安全性保障。参观结束后,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部门的详细信息和功能布局,并提供了工程部、持续改进等部门的近10个实习岗位,在现场进行了实习生招聘面试环节,我院学生们踊跃参与面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赵彩霞就毕业生的整体情况及2026年春招事宜与企业一起进行了探讨。此次访企拓
  • 我院召开应用化学专业期中师生座谈会 2025-11-21
    为深化教学质量,畅通反馈渠道,我院于近日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期中师生座谈会。校级教学督导黎珊及各教研室骨干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应用化学专业负责人吴大同主持。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就课程设置、实验安排、学习方法及未来职业发展等议题,与在场专业教师进行了深入且坦诚的交流。教师们耐心听取了同学们的困惑与建议,并给予了详尽解答与专业指导。本次座谈会不仅及时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更进一步强化了师生间的互动与理解,为应用化学专业后续教学工作的优化与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 科技赋能,生命至上——我院成功开展“青年讲师团”第三讲 2025-11-19
    为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科技如何重塑应急救援体系、守护生命安全,11月18日晚,学生第二党支部党员能化233班许伟晨在W1205教室开展了“青年讲师团”系列讲座的第三讲——“贵州洪灾,见证科技力量”。讲座指出,由无人机、生命探测仪和大数据组成的“科技三剑客”,在贵州洪灾救援中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数据驱动”的范式革新。许伟晨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专业知识与解决国家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相结合,正是“硬核本领”与“家国情怀”最生动的体现。

亮点工作

  • 共轭多孔聚合物材料,包括共轭有机聚合物(COPs)和共轭微孔聚合物(CMPs)等,因其高比表面积、高度共轭的多孔骨架结构以及结构多样性可调等特点,在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H2O2)领域发展迅速。然而,目前仍存在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氧气吸附能力不足、质子供应有限以及能量路径较弱等。对此,顾培洋教授团队的周仕元博士,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材料设计策略,相关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和Adv. Funct.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具体内容如下:图1 氯甲基功能化CMPs的反应机理、结构设计和合成路线示意图(1)针对氧气吸附能力不足的问题,在CMPs材料中通过后修饰反应引入吸电子基团是解决此问题的好方法(图1)。在之前的工作中引入磺酸基和季铵盐(Adv. Funct. Mater.2025, 35, 2415244)的基础上,我们首次将氯甲基引入CMPs中用于高效生产H2O2。在聚合物催化剂的制备中,氯甲基修饰的聚合物常用作傅-克烷基化等交联反应的中间体,因其疏水性而未在光催化产H2O2领域引起重视。经典的Blanc氯甲基化反
  • 利用太阳能驱动CO2资源化对于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将CO2高选择性地转化尤为关键,但该过程涉及复杂的电子/质子耦合,以及面临动力学缓慢的挑战。近期,梁倩教授围绕光催化CO2还原高效转化这一研究前沿,探索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光催化剂。(1)通过氧空位诱导生成Bi-O-Sn氧化还原位点,极大增强了质子耦合电子传递(PCET)过程。该研究通过调控Bi的电子结构,优化Bi 6p与*CHO 2p 轨道杂化,显著降低了关键中间体*CHO的能垒,表现出卓越的催化性能,CH4产率达207.3 μmol g-1h-1,选择性为95.7%。相关成果以“Oxygen Vacancy-Driven Asymmetrical Charge Distribution on Bi-O-Sn Sites in Sn-Doped Bi2MoO6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CO2-to-CH4Conversion”为题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gew. Chem. Int. Ed. 2025, e21874)。(2)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