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学院始建于1981年,前身为有机化工系(1981-1992)、化工应化系(1992-1998)、化学工程系(1998-2007)、化学化工学院(2007-2010),2010至今更名为石油化工学院。
学院以“责无旁贷、任重道远”为院训,秉承 “进取、务实、合作”的学院精神,坚守“化万物、育天工”的使命,积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石油石化行业及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技术人才。
学科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现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和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为江苏省首批优势学科,绩效评估为优秀,连续获得四期立项资助;化学学科为江苏省 “十四五”重点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1.8‰。近年来,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两个学科连续入围年度“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和年度“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榜单。学院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高价值专利示范中心、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石化行业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学科平台10余个。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全院在校生2600余人,其中本科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900人。设有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和应用化学3个本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能源化学工程(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一流专业和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应用化学为江苏省一流和省品牌专业。近五年,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建成国家级规划教材4本、省级重点教材4本。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等国赛特等奖11项、一等奖7项。获省优秀本硕毕业论文15篇,省三好学生、省十佳研究生等5名,省市级优秀团支部8个。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学院现有教职工198人,专任教师近170人,其中高级职称90余人,海外研修经历的教师近50%,博士比例超过93%。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国家级人才9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3人,江苏省特聘教授3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ESI“终身科学影响力”科学家4名。
科学研究协同创新,成效显著。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70余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到账经费3.8亿元;发表高质量论文1400余篇,在JACS、 Angew. Chem、AIChE J.等学科顶刊发表数十项原创性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年均50余项,单项成果转化最高经费达3000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与创新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石化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突出贡献奖等省部级及行业科技奖30余项。与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等多个国家的知名高校和团队建立紧密合作,共建高校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展科研交流与师生互访,拥有“常州市外国专家工作室”。
近年来,学院被授予“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标杆院系”“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