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姚超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9.8 | 职称 | 教授 |
| |
单 位 | 石油化工学院 | 政治面貌 | 党员 | ||||||
所属学位点 | 化学工艺,化学工程,无机化学,化学工程(专硕) | ||||||||
研究方向 | 新型吸附和催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 ||||||||
超细功能材料的制备、表面改性及产业化应用 | |||||||||
纳米矿物材料在石油化工、高分子材料和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
学校及社会兼职 | 博士生导师(南京理工大学) | ||||||||
《日用化学工业》和《日用化学品科学》杂志编委 | |||||||||
江苏省凹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成员 | |||||||||
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技术委员会成员 | |||||||||
简历和荣誉: 1986年—1990年 华东理工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本科 1990年—1993年 安徽淮北焦化厂 1993年—1996年 合肥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6年— 常州大学(原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2001年—2005年 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06年—2009年 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博士后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领军人才。常州市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 教书育人: 从事《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指导本科生、硕士生毕业论文。 科研成果获奖: 1 、“钴酸镧等高性能超细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和应用技术” 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凹凸棒石粘土高值化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2012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3、“年产500吨纳米TiO2低温晶化、高分散生产线的研制和原位表面处理工艺”2009年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4、“高性能凹凸棒石界表面杂化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2011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5、“低消耗软化学方法在超细催化剂制备中的应用”2009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持和承担的科研项目(2005-2013): 1、纳米导电凹凸棒石的开发(CE2005016),常州市科技攻关; 2、纳米凹土导电功能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BE2006373),国家科技部富民强县专项; 3、天然纳米凹凸棒土的工程化制备技术开发(BE2006045),江苏省科技攻关(工业); 4、纳米凹土的有机表面改性(CE2007075),常州市科技攻关; 5、纳米凹土基导电聚苯胺复合材料研究与开发(CE2008077),常州市科技攻关; 6、凹凸棒石粘土的高纯化与功能化纳米材料制备(2007AA06Z118),国家863计划; 7、纳米凹土的有机表面改性及在硅橡胶中应用(BE2008032),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8、凹凸棒土/稀土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应用研究(BE200803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9、聚吡咯/凹凸棒土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及在涂料中的应用(09KJA430002),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10、纳米凹凸棒土有机表面修饰的研究(BK200974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11、凹土/聚苯胺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及在导电涂料中的应用研究(BE2009099),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12、纳米导电凹土复合新材料的产业化(JH10-53),2010年度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工程项目; 13、纳米TiO2/凹土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原位合成及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BY2010123),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14、化学法制备高白度纳米凹凸棒石及应用(BC2010149),江苏省科技型企业创新资金; 15、凹凸棒/稀土氧化物固溶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液相合成及其协同催化氧化机理研究(NSFC5100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6、凹凸棒土/稀土固溶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可控液相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CE20100046),常州市科技攻关; 17、凹土基纳米无卤阻燃材料的制备及在聚乙烯中的应用(2010-C-4),2010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18、纳米凹凸棒石表面改性及在制备低甲醛释放的脲醛树脂中的应用(BE2011125)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工业); 19、凹凸棒石/稻壳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BE201166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社会发展); 20、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011-24); 21、纳米凹凸棒石表面改性及在脲醛树脂中的应用(CE20110017)常州市科技支撑计划( 工业); 22、纳米TiO2/凹土聚酯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11KJA430007)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23、凹土/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在防腐涂料中的应用(BE2012050)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 工业); 24、具有良好pH依赖性和电化学可控性的导电共聚物离子色谱固定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5、凹凸棒石杂化改性及在紫外光固化涂料中的应用(BY2013055),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 发明专利和成果鉴定: 申请发明专利90余项,其中50余项已获授权。10项科研成果已通过部省级鉴定,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制产品中获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项。 近年发表论文:
1.Shixiang Zuo, Wenjie Liu, Chao Yao*, Xiazhang Li, Yong Kong, Xiaoheng Liu, Huihui Mao, Yingruo Li. Preparation of polyaniline-polypyrrole binary composite nanotube using halloysite as hard-template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 228: 1092-1097. 2.Shixiang Zuo, Chao Yao*, Wenjie Liu, et al. Porous palygorskite-polythiophene conductive composites for acrylic coating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13, 129, 2707-2715. 3.Shixiang Zuo, Chao Yao*, Wenjie Liu, Xiazhang Li, Yong Kong, Xiaoheng Liu, Xin Wang, Yingruo Li. Preparation of Ureido-palygorskite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perties of urea-formaldehyde resin.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3, 80-81, 133-139. 4.Wenchang Wang, Yongxin Tao, Yong Qin, Chao Yao*, Yong Kong. A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pyrosine sensor based on palygorskite-graphene modified electrode.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3,80-81, 52-55. 5.Wenjie Liu, Chao Yao*, Maohua Wang, et al. Kinetics and thermodynamics characteristics of cationic yellow X-GL adsorption on attapulgite/rice hull-based activated carbon nanocomposites. Environmental Progress & Sustainable Energy, 2013, 32(3), 655-662. 7.Chao Yao, Yiyang Xu, Yong Kong, et al. Polypyrrole/palygorskite nanocomposites: A new chromate collector.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2, 67-68:32-35. 8.Yong Kong, Mengjie Ma, Huihui Mao, JiangquanMa, Chao Yao*. A novel amperometric sensor based on intercalated montmorillonite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for hydroquinone determination. Analytical Methods, 2012, 4(3):748-752. 9.Yong Kong,Yongsheng Zhou, Xueling Shan, Yunyang Jiang, Chao Yao*. 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m-aminophenol on expanded graphite and it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Synthetic Metals, 2011, 161(21-22), 2301-2305. 11.XiaZhang Li, Chaoying Ni, Chao Yao, et al.Development of attapulgite/Ce1-xZrxO2 nanocomposite as catalys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12, 117-118, 118-124. 12.Zhiliang Wang, Yong Kong, Chao Yao, Yu Wang, Xiufeng Ding. A sensitive o-aminophenol sensor based on a modified montmorillonite-modified expanded graphite electrode.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2, 55, 173-176. 15.Maohua Wang, Qinghua Tang, Chao Yao,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Ac 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 voltage ZnO varistors doped with Nd2O3.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0.36:1095-1099. , Qi, Shao. Effect of La2O3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i,Sn)O2 Varistor Ceramic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152-153: 1391-1394. 17.王茂华,王秋丽,姚超. 熔盐法制备Ca0.9La0.2/3Cu3Ti4O12陶瓷粉体及其介电性能研究.无机化学学报,2012,28(4):727-732. 18.陈杨, 唐昭芳, 祝雅娟, 姚超. 反蛋白石结构三维有序大孔CeO2的制备和性能. 材料研究学报, 2012, 26(5):527-531. 19.姚超, 秦泽勇, 吴凤芹, 等. 直接耐酸性枣红在脱硅稻壳活性炭上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征. 化工学报, 2011, 62(4), 977-985. 20.姚超, 左士祥, 杜郢, 等. 凹凸棒石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脲醛树脂中的应用.硅酸盐学报, 2011, 39(4):61-65. 21.李霞章, 姚超, 陈志刚, 等. 凹凸棒石/Ce1-xZrx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性能.硅酸盐学报, 2011, 39(8):1307-1311. 22.姚超, 曾永斌, 曹燕媛, 等. 聚苯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 硅酸盐学报,2010,38(4):1-7. 23.姚超, 刘敏, 李为民, 等. 凹凸棒石/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6):1211-1219.
拟指导硕士生研究方向: 1、水处理材料和气体净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2、有机/无机界表面杂化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应用 3、矿物材料的功能化改性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4、纳米材料的合成、有机表面修饰和应用 5、新型分离技术和绿色催化技术的开发 联系电话:13815053502 邮箱:yaochao@cczu.edu.cn |